目前的公共环境中相应的陶瓷材料只是出现,但运用还不是很广泛,具有一定的陌生程度,可研究的空间也就更大更宽泛,它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1.时代下特征
以陶瓷材料介入公共环境艺术并不是今天雕塑家们拓展材料应用的结果。早在我国清代,以陶的形式进入公共环境领域中的就有九龙壁的形式存在,这种形式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封建时期皇权霸业的统治需求,一方面满足了统治者们精神的需要,另一方面高于精神的实体存在形式统一他们的精神,合二为一的存在于精神与物质结合体现,九龙壁的出现也比较典型地体现了纪念碑与园林式的早期雏形,它在考虑了精神统治之后,它的形式存在要与整体的环境,建筑情况互相谐调,也许这就是中国比较早的环境意识,再者就是这种材料的特殊性了,九龙壁是琉璃陶的工艺制作而成的,由如前所说,中国的制陶史是史前文明的延续。在中国烧造陶瓷几千年的经验积累,这种积累首先是工艺手段上的,实践经验告诉了先民众多的知识,因此这种材料的艺术形式在那个时代产生并不突然或奇特。在近现代法国艺术家米罗运用了同一种手法在巴黎创作了以陶瓷作为材料而非常近似九龙壁的艺术形式,米罗对这种材料的运用和九龙壁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实这个不重要,只不过这种形式足够让现代的艺术家值得去思考和参考的。然而,时至今日,由于这种材料被认识的程度,所带来的是大都利用这种材料的神秘性和不可预知性而派生出的商业行为。
2.伴随社会发展而发展
毋庸质疑,各种材料的艺术行为都在为商业行为带来更多的商机,这二者在现在社会已是不可分割的兄弟关系。回顾五六十年代,环境艺术纯粹是彻底的纪念碑模式,材料间置换的程度也极其淡泊。现在社会中,这两者的关系不仅微妙,而且不可分割,艺术和商业变得模糊起来,成功的艺术家往往也是摄取商业利益最佳受益者。这时,从商业行为看,艺术依附看商业为人们构建更多美的艺术品,从艺术行为看,没有商业的切入和支持,众多的创作将无法得以实现。于是,这对孪生的兄弟在现当代社会里扮演着一唱一和的二人转角色,二者之间不可分割,谁离开了谁都将残缺不齐。如果是纯粹的商业介入,一切为商业的利益为终极目的的话,这些艺术将会时而地偏离轨迹,游离而出,这样又将势必唤起一部分艺术家的关怀和忧虑,通过这些艺术家的呐喊和拨乱反正,便也唤醒了政府对此事的干涉,因为政府的涉入,艺术行为便重新得到了振兴。所以象“99南风古灶的千年之烧”便由此脱颖而出。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千年之烧并不象夜空划过的流星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恰恰相反,由此而带出的艺术行为各地象雨后春笋一般,逐渐得到关怀和培育。千年之烧的行为如果说是触动了这一行为延续的爆发点,还不如说在这散兵游勇,零散状态中集结了一批有良知的艺术家的一次集体创作活动,然后把这种创作结果移至室外,最后作为景点加以保留,保护。由于陶瓷这种媒介可以广及到民族情节和民族声誉,先民们创造出的这种文化现象远涉重洋在他国,他乡均倍受重视,视中国先民所创造的璀璨文化为骄傲,对一方神土顶礼膜拜,正由于这种自信和崛起赶上中国文化全面坍塌的时候,完成可他们各自的历史使命。在日本韩国到美国,重视陶瓷的程度和由这种材料完成的艺术形式令我们惊讶。然而,把陶瓷离开工作台,移至公共环境中他们的精神与革命性也是很彻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