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阳石雕是我国大理石雕刻的代表,2月5日,曲阳石雕代表河北参加了文化部等16个相关部委在北京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 2月15日,记者驱车赶到曲阳,刚下高速,眼前尽是鳞次栉比的石雕。据了解,曲阳县大大小小的石雕厂有2300多家,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产值数亿元。
由文化部等16个相关部委共同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在北京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精品在中国农展馆展出10天,河北省的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参加此次展览。在这7项非遗项目中,保定独占3项,曲阳石雕、定瓷、易水砚受到了京城百姓的好评和热烈欢迎。
曲阳雕刻被赞“曹衣出水”
曲阳石雕所用材料为天然汉白玉,古时曲阳县城南黄山储量丰富。现在曲阳的汉白玉已经开发殆尽,雕刻所需石材多从外地运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曲阳雕刻材质从大理石、玉石扩展到青铜、不锈钢等。雕刻的题材有秀美雅致的水果,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以及神话故事等上百种传统作品。
曲阳石雕艺术风格具有皇家气势,大气庄严,而又手法圆润细腻,纹式流畅洒脱。佛像造型面貌或严肃威武,或慈蔼端庄,线条流畅。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红立介绍说,有出土的古代曲阳佛教造像被形容为“曹衣出水”。 刘红立说,古代石雕从石料刨荒到塑型、锤钎,再到打磨,都是纯手工完成。有的十几厘米高的小雕塑,雕刻完成要耗费几个月时间。雕刻师傅开工之前,先看好石料的形状、纹理,雕完之后的样子就会浮现在脑子里,根本不用画草图。
始于汉代兴于唐代
在曲阳县城东环,记者找到了代表曲阳石雕参加此次非遗保护成果展的宏州石业集团公司。
记者一走进大门,庄严的佛像、威武的雄狮、健硕的骏马琳琅满目。再往里走到雕刻场地,数十名雕刻师傅正在紧张地工作。有的拿着尺子和铅笔在石料上画线;有的拿着锤子、钎子凿石头,石屑飞溅;有的拿着小型切割机一点点地磨光石头,时不时地切上一些花纹。雕刻师傅的衣服上、头上都是白色的石头粉末。
刘红立介绍,此次非遗保护成果展曲阳石雕共带去十几件展品,《天女散花》、《招财进宝》、《生生不息》等作品吸引了游客们的目光。
关于石雕艺术的起源,曲阳当地有个很盛行的传说:春秋战国时期,与鬼谷子齐名的黄石公隐居黄山,著书立说,把《雕刻天书》传给了两位曲阳弟子,从此曲阳人便学会了雕刻。 刘红立说,据记载,曲阳石雕始于汉代,兴于唐代,古代曲阳石雕主要用于宗教建筑和装饰。相传,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开凿都有曲阳雕刻师傅的参与,西安、五台山发现的古代雕塑也被证明为曲阳的作品。
曲阳石雕后继有人
曲阳雕刻工艺历经千年却从未中断,即使在“文革”时期雕刻还可以挣工分。宏州石业公司总经理王改敏介绍说,厂子现在有雕刻师傅三四百人,最大的已经六十多岁,小的学徒也就十六七岁。以前雕刻技艺都是家传,雕刻世家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即使没学过的拿起锤钎也能凿出个模样。现在,雕刻师傅们都广泛收徒,一般一个师傅都带五六个徒弟,技艺的传承必须是师傅亲自口传心授,教学徒看石头纹理、形状适合做什么,怎么雕才能有神韵。 随着政府和社会认识到石雕艺术的巨大艺术魅力和经济价值,曲阳的石雕产业逐步壮大。不仅产值年年提高,而且培养了3万多石雕从业人员。创吉尼斯纪录的218米高的寿星雕刻、作为国礼赠送给斯里兰卡总统的玉佛像,将曲阳的雕刻艺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曲阳的雕刻大师、非遗传承人也在为石雕艺术的发扬光大做着各种努力。